PCDIY!實驗室
-
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實測開箱,史上最強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白色鎧甲海景房次世代主機板!
現在要打造白色海景房電腦主機的話,若是要在Intel與AMD兩大陣營中做個抉擇,那麼Intel第14代處理器會是不錯的選擇!當要挑選搭配的頂規主機板時,Intel Z790主機板肯定是最佳拍檔,擁有PCIe 5.0介面的火力加持,配備DDR5記憶體的支援,以及PCIe Gen 5 x4 SSD強大擴充能力。 要在四大主機板業者中,尋找白色海景房主機板也不容易!每一家主機板業者都有各自的看法,不同產品的定位與屬性! 若要挑選一張白色鎧甲海景房主機板,還要用料紮實,功能強大,穩定性好,超耐久的Intel Z790主機板,那麼來自華碩精心打造的ROG MAXIMUS Z790 FORMULA肯定是不錯的選擇。接下來,就讓我們揭開這款玩家級主機板的神祕面紗吧! 各位玩家,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來了!這次,除了效能更強,也帶來了意外的驚喜!第一波上市的,是K版本Core i5-14600K/KF、i7-14700K/KF與i9-14900K/KF。除了i7-14700K/KF,多送4個小核心之外,最大的改變,只有工作頻率微幅提昇,以及發熱量增加溫度更高! 意外的驚喜是,記憶體更好超頻了。新的14代處理器,記憶體部分更好上DDR5-7600~7800,DDR5-8000以上的話,還是要看體質。 華碩、技嘉、微星與華擎,都推出新款LGA1700主機板。除了更多高顏值的白色款。Z790主機板,旗艦版仍配備10Gbps有線網路,高階版開始引進5Gbps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則引進Wi-Fi 7,採用2x2天線設計,支援6GHz頻段速度更快。玩家們,準備好進入Intel第14代處理器時代了嗎? 華碩的話,原先對應Intel第13代Core處理器的高階主機板,為Z790晶片組英雄版ROG MAXIMUS Z790 HERO,極致超頻頂尖版ROG Z790 APEX,以及旗艦極致版ROG MAXIMUS Z790 EXTREME。前陣子,則是新推出了與新世紀福音戰士聯名的二號機限定版ROG MAXIMUS Z790 HERO EVA-02。 這次,在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發表同時,則是推出了3張高階主機板,為黑色系暗黑英雄版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白色鎧甲水空冷ROG MAXIMUS Z790 FORMULA,極致超頻頂尖安可版ROG Z790 APEX ENCORE。 本次要跟大家開箱的,則是現在玩家圈最夯的白色系,白色鎧甲水空冷的ROG MAXIMUS Z790 FORMULA主機板。 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貴為華碩Z790白色系高階板,則是把用料堆到滿,採用了最新科技與獨家技術於一身。 主機板採用Intel Z790晶片組,處理器腳位為LGA1700,處理器的支援上面,可以對應目前所有的Socket V處理器,包含Intel第12代、13代與14代Core處理器。記憶體的支援上面,這款主機板增加了很多功能,除了Intel XMP 3.0之外,還有華碩獨家DIMM Flax來提升優化記憶體性能,以及華碩自己的AEMP II,可以提昇記憶體相容性與穩定性。 這張主機板,同樣擁有華碩主機板才有的處理器、散熱器體質檢測功能,能透過AI模型來檢測,包含CPU大核、小核、整體分數,以及散熱器整體分數,方便用戶快速了解自己處理器的體質,以及散熱器的戰鬥力,能快速的依據體質進行超頻。記憶體的部份,支援到DDR5-8000以上的超頻能力,搭配QVL認證清單,可以很容易的購買超頻記憶體模組做搭配。 這一款主機板,供電採用了20+1+2相設計,提供了20相105A(Vcore)+1相105A(VCCGT)+2相VCCAUX供電,確保可以支援各種超頻高負載用電,也能在多相供電下穩定且耐久的提供電力。此外,處理器的雙12V電源插座,使用PRO COOL II電源連接器,旁邊還有CPU-OV的超頻線路供玩家使用。散熱模組上,採用混合冷卻設計,引進了HybridChill VRM水空冷散熱系統,用來將VRM模組進行散熱,並引進了耐腐蝕銅水道,確保長久使用不會產生腐蝕造成散熱能力下降。 在主要擴充槽的部份,擁有1組PCIe 5.0 x16插槽與1組PCIe 4.0 x4插槽。主機板上,擁有1組PCIe Gen 5 SSD M.2擴充埠,但由於Z790晶片組的PCIe 5.0通道不足,因此若使用的話,PCIe 5.0 x16插槽將會被降速,只跑PCIe 5.0 x8模式,把剩餘的通道留給PCIe Gen 5 SSD M.2擴充埠使用。 M.2 SSD擴充埠,總共有5組,全是M Key,從CPU連接過來的有M.2_1與M.2_2,M.2_1是PCIe Gen 5 SSD M.2擴充埠,M.2_2是PCIe Gen 4 SSD M.2擴充埠,M.2_3~5都是從Z790晶片組連接過來,皆是PCIe Gen 4 SSD M.2擴充埠。唯獨要特別注意的,M.2_1~3皆是提供導熱貼布與雙面散熱,M.2_4~5的話則是預留給玩家擴充使用,是沒有底部的導熱貼布進行散熱功能。 為了便於PC DIY用戶的組裝與拆卸,這款主機板導入了許多先進的設計。PCIe插槽採用了多連桿設計,開發出了PCIe插槽Q-Release功能,可以讓玩家一鍵就把PCIe插槽擴充卡退出,在M.2固態硬碟部分,設計了M.2 Q-Latch快拆裝,讓用戶免鎖螺絲,就能快速固定與拆卸固態硬碟。這次,最讓人驚艷的,則是引進了Q-Antenna無線網路插槽,在過去一直被詬病的外接天線連接器,必須要手動旋轉拆裝非常麻煩,這次改良式的連接器直接插入或拔出就能拆裝。 當然啦!高階主機板才有的除錯卡,一樣有內建,叫做Q-CODE功能。除錯卡的顯示,還會在主機板上的OLED螢幕顯示,厲害了吧!為了便利避免記憶體模組沒有插好,還設計了Q-LED功能,當記憶體安裝完成,記憶體模組插槽旁邊的LED燈號才會熄滅。此外,ATX面板上也有快速清除BIOS與回復的BIOS FLASHBACK與CLEAR CMOS功能按鍵,方便玩家不拆機殼也能快速設定調整。 有線網路部分,這張主機板只有一個RJ-45連接埠,提供了5GbE有線網路,採用瑞昱半導體RTL8126-CG晶片,提供5,000Mbps有線網路傳輸能力。無線網路部分,則是配備了Wi-Fi 7無線網路,採用2x2天線設計,使用了Intel BE200無線網路晶片模組,能支援最新的Wi-Fi 6E與Wi-Fi 7,最高網路傳輸速度為5.8Gbps。 這張主機板用上很多AI功能,透過人工智慧和偵測與運算,提供更強大的性能與便利性。超頻方式,除了一般的加電壓、BCLK調整與控制倍頻之外,支援調整同步每個核心頻率,針對大核的倍頻調整,也能針對核心的使用率控制,最新則是增加了AI最佳化超頻AI OVERCLOCKING,能針對用戶的散熱器性能,調整出最佳的頻率運作,避免溫度過高產生降速,是相當好用的一鍵啟動傻瓜超頻功能。 散熱的部份,也設計了AI COOLING II,能針對檢測出的溫度,以及目前安裝的風扇進行優化,透過AI模型的演算,就能精準控制轉速、風量與噪音,達到散熱的最佳化。 玩家最愛的顯示螢幕,這款主機板也沒有缺席。採用了最新的LIVEDASH OLED顯示螢幕,不但支援AURA SYNC,HARDWARE MONITOR功能能把除錯卡的資訊顯示,CPU溫度、電壓、頻率,以及風扇轉速都能顯示,而FORMULA EXCLUSIVE功能可以顯示動畫,就連BIOS更新也會進行顯示,還提供了CUSTOMIZATION CONTENT,讓用戶自行決定要顯示什麼畫面,支援圖形顯示與影片顯示方式。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Core i9-14900K(Intel第14代處理器,8+16核心24執行緒)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華碩ROG RYUO III 360 ARGB(360mm版本) 記憶體:博德斯曼PROXMEM DDR5-6800 RGB 32GB套裝(16GBx2,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輝達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硬碟機:必恩威PNY CS3140 2TB(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主機板: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Intel Z790晶片組) 這邊搭配CINEBENCH R23測試,來檢測溫度與功耗 ● 測試交換器1:Zyxel XMG1930-30HP 24-Port 2.5GbE(電口)+4-Port 10GbE(電口)+2-Port 10GbE(光口)(2.5GbE+10GbE周邊安裝)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Xeon w9-3495x(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Sapphire Rapids-WS,56核心112執行緒) 主機板: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Intel W790晶片組)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RDIMM(16GBx8,八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輝達NVIDIA GeForce 3060 Ti 硬碟機:十銓T-FORCE CARDEA A440 黑曜女神 1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海韻Seasonic Vertex GX-1000 1000W電源供應器(80 PLUS金牌認證全模組) 使用有線網路晶片:Marvell AQtion AQC113C(10GbE)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發現這款主機板不僅用料紮實,顏值高,性能也非常強大。 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主機板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主機板:24,990元 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主機板報價: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華碩ROG MAXIMUS Z790 FORMULA主機板,看到了華碩的用心,再一次的推出了令人驚豔的高階白色鎧甲次世代水空冷主機板。 整體來說,這是史上最強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最佳拍檔白色鎧甲次世代水空冷主機板。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主機板/電競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自拍美顏直播照相精品手機之王!realme 11 Pro+實測開箱,搭載聯發科天璣7050與2億像素OIS單鏡變焦防手震鏡頭攝錄影手機!
現在要買智慧型手機的話,非蘋的選擇很多,但若要選擇系出名門,大廠保證,外觀顏值高,擁有強大效能,照相攝錄影樣樣行,還要有2億像素與OIS單鏡變焦防手震,以及高速充電,最重要的價格還要平易近人,要有高人一等性價比的話,那麼來自真我最新的realme 11 Pro+,肯定是玩家與消費者不錯的選擇。 這次,就以身為編輯、記者出身的角度,來揭開這款照相攝錄影手機的神祕面紗! 這一款realme 11 Pro+,除了性能強悍之外,最強的就是「自拍美顏直播照相手機」功能! realme(真我),是一家主力產品為智慧型手機業者。隨著智慧型手機競爭日趨激烈,戰火連天白熱化,智慧型手機業者也展開了子品牌的布局。OPPO(廣東移動通信,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推出了realme,Mi(小米)推出了Redmi(紅米),Huawei(華為)推出了Honor(榮耀),vivo(维沃移动通信)推出了iQOO(通用名稱為愛酷),智慧型手機品牌大戰進入了子品牌與多品牌戰爭。 realme,原本是OPPO規劃用來經營印度市場的品牌。realme後來從OPPO獨立,成立了深圳市銳爾覓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了獨立品牌。 realme以科技潮牌為定位,專注提供兼具強勁性能與潮流設計的科技單品,為年輕消費者打造科技潮玩生活。根基於手機與IoT領域的技術領先實力,realme持續推出同價位中首款採用最高端技術、最新功能與潮玩體驗的科技產品。 realme以年輕(Young)、潮流(Stylish)、Real(真實)與敢出色(Outstanding)為訴求,持續往科技潮牌之路邁進。 2020年初,realme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2020年6月,realme全球手機用戶達3,500萬大關,AIoT產品銷售則正式突破100萬台。根據Counterpoint 2020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報告,新興手機品牌realme排名全球第七,年增長率達157%,為市場第一。realme做為全球成長最快手機品牌,已穩居全球主流品牌之位。 realme不斷創新,智慧型手機已經獲得了消費者的肯定,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持續推出令人驚豔的產品。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最新的旗艦產品,第十一代的realme 11 Pro+。 世界上很少有智慧型手機廠商,敢給自己設定目標,並向全世界公告使命必達。realme就是這樣一家了不起的科技潮牌業者, realme在2018年於印度創立,以「輕資產」的策略快速拓展市場,並於2021年躍居全球第六。為聚焦計劃性的長線增長,realme於2022年宣佈進入創業第二階段,啟動精簡產品線的「精品策略」,並進一步提出「塔尖戰略」,誓言每款新品必有一項越級,搭配潮流設計、強勁性能與暢速體驗,持續挑戰市場行規,專注打造越級產品。達到五周年里程碑,realme喊出挑戰進榜全球第五,再展越級企圖心;而面對充滿挑戰的環境,realme推出「越級攀登計劃」,透過三項重點舉措穩步往越級目標邁進。 堅持精品策略與塔尖戰略,做越級效率第一的科技品牌,確保每代產品必有越級技術下放,並在未來五年投資15億美元,於性能、攝影和設計方面取得突破,提供綜合體驗第一的產品。 以強勁性能與越級設計作為兩大產品護城河,不僅在產品綜合體驗與影像實力持續提升,更要謹守「設計為王」的理念,將⼤師設計做到極致,引領⼿機產業設計趨勢。 讓研發走進人群,推進研發部門與各部門合作,以理解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創造新產品;並推動工程師培養計劃,透過內部競賽與上下游合作夥伴互相交流、學習碰撞,激發創作靈感。 2023年中,真我推出了新一代realme 11系列,包括realme 11x 5G(入門級,聯發科天璣 6100+,8GB/128GB,33W SUPERVOOC,6400萬2倍單鏡無損變焦相機)、realme 11 5G(進階級,聯發科天璣 6100+,8GB/256GB,67W SUPERVOOC,1億3倍單鏡無損變焦相機),realme 11 Pro 5G(高階級,聯發科天璣 7050,8GB/256GB,67W SUPERVOOC,1億2倍OIS單鏡無損變焦相機),realme 11 Pro+(旗艦級,聯發科天璣 7050,12GB/512GB,80W SUPERVOOC,2億4倍OIS單鏡無損變焦相機)。 全新realme 11系列,全面採用聯發科天璣(Dimensity)系列晶片,中階realme 11、realme 11x用的是聯發科天璣 6100+、高階realme 11 Pro、realme 11 Pro+用的是聯發科天璣 7050,皆為台積電6奈米製程晶片,效能非常強勁,且擁有高人一等的電池續航力。 進階版的realme 11 Pro與realme 11 Pro+,更導入了OIS單鏡無損變焦相機,分別支援1億像素與2億像素,以及對應2倍與4倍光學變焦。realme 11 Pro+還採用了升級版 Samsung HP3 超級變焦版 感光元件,使用1/1.4”超大感光元件,因此可以呈現超棒的照相攝錄影畫質。 realme 11 Pro+搭載了聯發科最新的天璣7050旗艦晶片,這是一顆八核心CPU處理器,使用了兩顆最高頻率為2.6GHz的Arm Cortex-A78大核,六顆最高頻率為2.0GHz的Arm Cortex-A55小核,能對應各種運算順暢運行,還整合了Arm Mali-G68 MC4繪圖晶片,包含各種大作遊戲都能完整對應,相機部分也能驅動2億畫素攝錄影,包含4K HDR錄影都沒有問題,網路的部份支援Wi-Fi 6,採用2x2天線,並支援全頻段4G與5G通話與網路,可以對應5G雙卡雙待。 聯發科天璣晶片,原本分為700、800、900與1000系列,現在則重新命名。天璣7050,其實就是原本的頂級晶片天璣1080的更名版本。 這部手機定位成高階,自然就直接配備了大容量記憶體。直上12GB記憶體,並配備了512GB ROM,以這樣的記憶體容量來說,可以滿足現今所有應用的需求,而儲存空間也可以充分應用在攝錄影的大容量儲存應用。 螢幕用的是6.7吋AMOLED,解析度到達2412X1080,是款FHD+面板,螢幕更新頻率為120Hz,用的是2160Hz PWM 超高頻調光,色彩達到10.7億色,色域可顯示100% DCI-P3,能充分顯示真實的色彩。 電池的部份,用的是額定容量4870mAh,5000mAh長續航電池。充電則是使用80W SUPERVOOC充電,配備的變壓器,在使用一般的100~130V電壓,則可以支援80W充電,使用200~240V電壓,則可以支援100W充電。 充電速度的話,11分鐘就能充電50%,充電速度相當快。 這一款手機,最厲害的就是相機。後置主相機有三個鏡頭,採用2億OIS單鏡變焦相機,使用的是升級版Samsung HP3超級變焦版感光元件,另外還有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與200萬微距鏡頭,前置相機則採用3200萬 SONY超清晰自拍鏡頭。 不但能以2億像素拍照,還能支援到4倍光學變焦,可以實現逼近單眼數位相機的攝錄影實力。超廣角鏡頭也超厲害,是能達到以15.9mm等效焦距超廣角實力。微距鏡頭,則是能對應4cm對焦,比較近的景物也能完美呈現。 為了呈現更好的質感,這款手機找來了前GUCCI印花設計師,出生於時尚之都米蘭,以創作時尚印花聞名,採用了高級荔枝紋素皮設計,呈現出高顏值,可以凸顯出用戶的高雅氣質。 聯發科天璣 7050 旗艦晶片 CPU:台積電 6nm 低功耗製程八核心處理器,最高時脈可達 2.6GHz,GPU:Mali-G68 12GB+512GB,RAM:12GB,ROM:512GB,最高 12GB 動態記憶體拓展 2160Hz AMOLED 旗艦曲面螢幕,螢幕尺寸:6.7吋,解析度:2412X1080 FHD+,螢幕佔比:93.65%,螢幕更新率:120Hz,觸控採樣率:360Hz,最高可達 1260Hz 瞬時採樣率,對比度:5,000,000:1 調光:20000級自動亮度調節,色彩顯示:10.7億色,色域:100% DCI-P3,COP Ultra 封裝技術,0.65mm 雙層鋼化高強度玻璃,2160Hz PWM 超高頻調光 80W SUPERVOOC,5000mAh 長續航(標準電池容量),電池額定容量 4870mAh,標配 80W SUPERVOOC 超級閃充充電器,Type-C 連接埠 * 充電數據源自 realme 實驗室,實際數據受測試環境影響,請以實際情況為主。 2億 OIS 單鏡變焦相機,後置鏡頭,升級版 Samsung HP3 超級變焦版 感光元件,16320x12240 2億超高解析度,22.9mm 等效焦距,85° FOV,F1.69 光圈,7P鏡頭,1/1.4”超大感光元件尺寸,支援 SuperOIS 光學防手震 15.9mm 等效焦距,112° FOV,F2.2 大光圈,5P 鏡頭 4cm 對焦距離,F2.4 光圈 2億高畫素模式、自動變焦、街頭攝影模式、月亮模式、手持星空模式、超級夜景、全景、專業模式、人像模式、HDR、AI 場景辨識、AI 智慧美顏、濾鏡、超文字、人像畸變矯正、一拍多得、超級合影 錄影功能: 多景錄影、慢動作錄影、縮時錄影、電影模式、AI 錄影跟拍、星空縮時錄影、移軸縮時錄影 支援 4K/30fps 錄影 支援 1080P / 30fps、60fps 錄影 支援 720P / 30fps、60fps 錄影 支援 1080P / 120fps 慢動作錄影 支援 720P / 120fps 慢動作錄影 90° FOV,F2.45 光圈,5P鏡頭 前鏡頭拍照功能: 前置人像虛化、前置全景、前置廣角、AI 智慧美顏、人臉辨識、濾鏡、前置超級夜景、AI 場景辨識 前鏡頭錄影功能: 支援 1080P / 30fps、720P / 30fps 錄影 5G+5G 雙卡雙待,5G 全頻段覆蓋 GSM:850 / 900 / 1800 / 1900MHz,WCDMA: B1 / B2 / B4 / B5 / B6 / B8 / B19,LTE-FDD:B1 / B2 / B3 / B4 / B5 / B7 / B8 / B12 /B13/ B17 / B18 / B19 / B20 / B26 / B28 / B66,LTE-TDD: B38 / B39 / B40 / B41 5G NR:n1 / n3 / n5 / n7 / n8 / n20 / n28 / n38 / n40/ n41 / n66 / n77 / n78,支援 EN-DC 組合,最高支援 4CA,VoLTE: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VoWiFi: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 支援 2.4/5GHz 雙頻,支援 802.11 a/b/g/n/ac/ax,支援 Bluetooth 5.2,支援 NFC,定位裝置,雙頻 GPS,GPS / Glonass / Beidou / Galileo / QZSS / NavIC 日出之城&綠野之城 長: 161.6mm,寬: 73.9mm,高≈8.7mm,重量≈189g *以上數據為 realme 實驗室測試數據,實際尺寸、重量等結果可能略有差異。 超線性雙揚聲器,杜比全景聲,雙麥克風降噪,Hi-Res Audio 認證 雙 nano-SIM 卡槽,USB Type-C 音量鍵,感應裝置,電子羅盤/光線感應/距離感應/陀螺儀/加速度感應器/螢幕指紋辨識/NFC realme UI 4.0,基於 Android 13 realme 11 Pro+,USB Type-C 傳輸線,80W SUPERVOOC 超閃充電器,手機殼,SIM 卡針,螢幕保護貼(出廠已貼於螢幕),快速指南,重要資訊指南(保固卡) *測試樣機 拍照支援0.6X、1X、2X與4X模式,這款相機的對焦與變焦速度相當快,且能自動的抓到焦點,色調則是偏向自然色,明亮對比分明。 此外,錄影支援光圈先決,能支援f0.95~f16,可以控制錄影的景深。 街拍支援16mm、23mm、46mm與92mm等效焦距,主要是應用適合街拍四種不同的焦距,並把對焦速度加到最快,把這款優異鏡頭發揮得淋漓盡致。 錄影支援0.6X、1X、2X模式,並且支援AI影片增強,能輕鬆得拍出細緻的影片。 高畫質支援16320x12240解析度,唯獨不能做光學變焦,值得注意的,拍攝的照片檔案大小為26~28MB左右。 就連夜景的拍攝成品也相當美,檢測使用ISO 3887,高ISO下低雜訊實在非常厲害! 這次,我們實測的結果,可以發現這款realme 11 Pro+,不僅運算性能具備一定的水準,在相機上面更是強大,OIS單鏡變焦防手震鏡頭加持之下,是款可以滿足生活所需的照相攝錄影手機! 編輯實測發現,這款realme 11 Pro+在攝錄影方面都非常強大。已經可以用來把手機當成專業相機使用,只差在不能換鏡頭,以及沒有超音波馬達極速對焦,以及更進階的點對焦切換與專業攝影師用的功能,其他該有的都有!搭配手機架、補光燈,或者使用環形補光燈,能輕鬆用來作為拍照、錄影使用,拍攝出美美的照片與動感影片。 無疑的,這已經是一款「自拍美顏直播照相精品手機之王!」 realme 11系列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realme 11x 5G(入門級):6,800元 realme 11 5G(進階級):7,699元 realme 11 Pro(高階級):9,500元 realme 11 Pro+(旗艦級):13,990元 realme 11x 5G(入門級): realme 11 5G(進階級): realme 11 Pro(高階級): realme 11 Pro+(旗艦級): 這次,我們開箱實測了realme 11 Pro+,看到了realme的用心,用上了軟實力與硬底子,不僅外觀顏值高,用料紮實,穩定性高,軟體設計相當細緻,特別是在相機攝錄影功能上面非常強大!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2億像素OIS單鏡變焦防手震鏡頭照相攝錄影手機,適合對相機有要求的玩家,也相當適合喜好攝錄影的用戶選用。 廠商名稱:realme 廠商電話:02-2256-5658 廠商網址:
-
KLEVV CRAS C730 SSD 1TB實測開箱,電腦升級、裝機優質固態硬碟好選擇!
隨著固態硬碟價格的持續下滑,SSD的價格已經來到了甜蜜入手點,就連電腦市場也活絡起來,不少舊電腦用戶也正考慮升級SSD。為了讓舊電腦跑更快,得把龜速的SATA 6Gb/s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換掉,升級到更快速的PCIe M.2 SSD。這時候,考量到舊電腦主機板只有PCIe Gen3,購買SSD的話,主流級PCIe Gen3 SSD就很夠用了。本次要介紹的,則是由ESSENCORE(艾思科)旗下的主打記憶體模組與固態硬碟產品的KLEVV(科賦),所推出的CRAS C730 SSD,是一款PCIe Gen3 SSD,屬於相當成熟的產品,相當適合玩家來做電腦升級、裝機選用。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固態硬碟已經發展到PCIe Gen4 SSD,像是先前跟開箱跟大家介紹的CRAS C910、C930。更快的,則有已經蓄勢待發的PCIe Gen5 SSD。不過,仍有不少的舊電腦用戶,僅有PCIe Gen3的擴充槽,這時候購買PCIe Gen3 SSD來做升級,就是不錯的選擇。CRAS C730 SSD,是款PCIe 3.0 x4規格的主流級固態硬碟,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3,7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2,800MB/s,採用Realtek控制器與3D TLC快閃記憶體與DRAM快取,提供讀寫穩定且擁有不錯的性價比。 硬體架構的部份,採用的是瑞昱半導體REALTEK RTS5762控制器,使用28nm製程,透過8通道存取NAND,並使用DRAM快取。 CRAS C730 SSD 1TB採用雙面打件的設計,用料上面,搭載4顆256GB容量合計1TB快閃記憶體(型號為ESSENCORE ENFEGV8NC5PR-HG),這是由艾思科嚴選3D TLC快閃記憶體,快取記憶體則用上了1顆2Gb容量DDR3L-1600記憶體(型號為南亞NANYA NT5CC128M16IP-DI)。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KLEVV CRAS C730 SSD的1TB版本,接下來進行產品開箱。 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我們採用桌機測試,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SSD效能測試。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DDR5-64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KLEVV CRAS C730 SSD 1TB(PCIe 3.0 x4,K01TBM2SP0-C73)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AJA System Test、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552.49 MB/s,寫入速度:2498.79 MB/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649.07 MB/s,寫入速度:2161.06 MB/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30.46 MB/s,寫入速度:1093.90 MB/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60.15 MB/s,寫入速度:213.49 MB/s。 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387.92 IOPS,寫入速度:2383.09 IOP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526.35 IOPS,寫入速度:2060.95 IOP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27162.84 IOPS,寫入速度:267065.67 IOP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4684.81 IOPS,寫入速度:52120.85 IOPS。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552.97 MB/s,寫入速度:2537.98 MB/s,MIX速度:3221.83 MB/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634.39 MB/s,寫入速度:2214.93 MB/s,MIX速度:2309.90 MB/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30.76 MB/s,寫入速度:1077.74 MB/s,MIX速度:890.44 MB/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60.10 MB/s,寫入速度:214.92 MB/s,MIX速度:69.18 MB/s。 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388.37 IOPS,寫入速度:2420.41 IOPS,MIX速度:3072.57 IOP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512.35 IOPS,寫入速度:2112.32 IOPS,MIX速度:2202.89 IOP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27236.82 IOPS,寫入速度:263119.14 IOPS,MIX速度:217393.31 IOP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4672.61 IOPS,寫入速度:52470.70 IOPS,MIX速度:16889.65 IOP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11,958.41。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跟一般測試軟體只測試出數據不同,採用比較直觀的方式,把存取性能轉換成分數,方便用戶直接以分數來判斷高下。讀取的部分,測試Seq 4MB、4K、4K QD4、4K QD16、32K、128K,寫入的部份,測試Seq 4MB、4K、4K QD4、4K QD16,並作平均加權,得到了讀取與寫入的分數,總和之後得出總分,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在AS SSD Benchmark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040.54 MB/s,寫入速度:1491.77 MB/s,4K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3.62 MB/s,寫入速度:174.94 MB/s,4K-64Thr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87.13 MB/s,寫入速度:801.29 MB/s,存取時間項目,讀取速度:0.074 ms,寫入速度:0.056 ms,讀取分數:1335,寫入分數:1125,總分達到了3072分。 在AS SSD Benchmark標準測試IOPS測試結果,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0.03 IOPS,寫入速度:93.24 IOPS,4K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167 IOPS,寫入速度:44786 IOPS,4K-64Thr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52704 IOPS,寫入速度:205131 IOPS,512B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3580 IOPS,寫入速度:17946 IOPS,讀取分數:1335,寫入分數:1125,總分達到了3072分。 在AS SSD Benchmark複製效能測試結果,ISO測試項目,速度:2932.45 MB/s,期間:0.37s,程式測試項目,速度:2534.23 MB/s,期間:0.56s,遊戲測試項目,速度:3601.88 MB/s,期間:0.38s。 在AS SSD Benchmark壓縮效能測試結果,可以發現讀取與寫入速度都維持平穩的表現。 在TxBENCH標準測試,Sequential Max(2048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425.770 MB/s,寫入速度:2247.745 MB/s。Random Max(2048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40.277 MB/s,寫入速度:1144.772 MB/s。Random 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6.556 MB/s,寫入速度:203.102 MB/s。Random 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42.218 MB/s,寫入速度:793.763 MB/s。 在ATTO Disk Benchmark,1MB測試項目以上的測試,讀取速度都有3.30GB/s左右,寫入速度都有2.30GB/s左右。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The Outer Worlds(天外世界)、Counter-Strike:Global Offensive(絕對武力:全球攻勢)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上的表現。 這次,我們實測了KLEVV CRAS C730 1TB固態硬碟,發現這款固態硬碟雖然只有PCIe Gen3 SSD規格,但對於舊電腦升級來說已經相當夠用。用來換掉慢速的SATA 6Gb/s機械硬碟、SSD,可以明顯感覺到電腦性能的加速。 KLEVV CRAS C730 SSD目前正準備上市,玩家之後就能在實體通路與電商虛擬通路買得到。 我們開箱了KLEVV CRAS C730 1TB固態硬碟,實測效能表現不錯,日常生活娛樂與辦公環境使用的應用都能順暢進行。編輯會推薦給預算有限的舊電腦用戶,想升級電腦又不想要花大錢的朋友,透過局部的升級,花小錢換SSD,就能讓舊電腦續命,讓老電腦又能重新活起來。加上KLEVV貼心的五年有限保固,這次的電腦升級又能再戰下一個五年了。 品牌名稱:KLEVV - 科賦 廠商名稱:艾思科有限公司 - ESSENCORE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富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AFASTOR 代理商電話:02-8978-6066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實測開箱,AMD B650玩家級主機板優質精品 feat. AMD Ryzen 5 8600G/ 7 8700G
微星這幾年在主機板的創新,是有目共賭的!許多新技術都是由微星搶先推出,像是背插式從後面來的主機板,就是微星的PROJECT ZERO系列率先供貨,就連主機板更新,微星也時常搶第一。微星主機板分成四大系列,MEG為最高階主機板,針對重度玩家所設計。MPG強調玩家風格與設計,為中高階主機板。MAG鎖定入門玩家,是強調性價比的主機板,適合新手PC DIY用戶,還有一個PRO系列,鎖定商用。 2022年底,AMD正式推出了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之後,微星也祭出了一系列AM5主機板,推出了中階B650/B650E、高階X670與旗艦X670主機板,後續也推出了入門A620主機板。其中,微星就打造了一款高階B650主機板MPG B650 EDGE WIFI,不但提供了14+2+1相供電,滿足超頻玩家的供電需求,擁有PCIe Gen 5 SSD支援,輔以雙面M.2 Shield Frozr,提供了SSD雙面散熱強化,支援記憶體超頻,1DPC單條可以超上DDR5-7800,1DPC雙條可以超上DDR5-6400,2DPC單條可以超上DDR5-6400,1DPC雙條可以超上DDR5-5400,而且還有2.5GbE有線網路與Wi-Fi 6E無線網路,不但支援了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更新BIOS之後,還能支援Ryzen 8000G處理器,戰鬥力非常強大。 這一次,我們就要來跟大家介紹,由微星科技出品,針對高階玩家所設計的AMD B650主機板MPG B650 EDGE WIFI,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現在要打造AMD電腦主機的話,肯定是要上DDR5,用上Ryzen 7000、8000G處理器,直上AM5解決方案是最好的! 不過,要上AM5的話,主機板的挑選是不容易的。 按照AMD的平台規劃,入門的主機板就選A620主機板,中階主機板選B650,要PCIe Gen 5 x16插槽的話,就選中階加強版B650E主機板,高階主機板就選X670,要PCIe Gen 5 x16插槽的話,就選高階加強版X670E主機板。 不過,很尷尬的是,事實上現在根本就沒有PCIe Gen 5 x16的顯示卡,購買了加強版E版的主機板形容虛設,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反而,玩家需要的,則是PCIe Gen 5 SSD的M.2插槽,可以實現硬碟存取加速。還需要2.5GbE有線網路與Wi-Fi 6E。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就出現了中階晶片組B650/B650E主機板,與高階晶片組X670/X670E主機板,兩種不同等級產品的大亂鬥,市場上出現了高價的B650主機板,價位帶則來到了低價的X670E主機板的地盤,就出現了很多尷尬的場面,激烈的競爭可想而知。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是一款頂規B650晶片組產品,供電的部份,採用了14+2+1相供電,能驅動高階Ryzen 9 7950X、7950X3D超頻。PCIe x16插槽,一組支援STEEL ARMOR LIGHTNING GEN 4 PCI-E插槽,具備了鋼鐵裝甲,可以確保顯示卡的穩定度,支撐高重量的顯示卡。另一組則為傳統插槽。PCIe x16插槽電路的話,則會因為安裝不同的CPU而有差別。 2組PCIe x16插槽的話,第二組PCI_E2為PCIe x16插槽是由晶片組串接,電路上實際只提供了PCIe 4.0 x2,第一組PCI_E1,裝Ryzen 7000處理器的話,提供PCIe 4.0 x16,裝Ryzen 8600G/8700G處理器的話,提供PCIe 4.0 x8,裝Ryzen 8500G處理器的話,提供PCIe 4.0 x4。 主機板則支援3組M.2插槽,M.2_1支援PCIe Gen 5 SSD,對應M.2 2260、2280 SSD,由CPU直連,輔以大型散熱片,有雙面散熱貼強化。M.2-2、M.2_3支援PCIe Gen 4 SSD,對應M.2 2260、2280 SSD,M.2-2由CPU直連,M.2-3由晶片組串接,輔以大型散熱片,但只有單面散熱貼強化。 唯一要特別注意的,若是安裝Ryzen 5 8500G處理器的話,M.2_2只有PCIe Gen 4 x2,速度只有一半。 微星是四大主機板業者中,對主機板的記憶體支援標示最精實的業者。原廠主機板規格表上,標示了最高支援從DDR5-4800~DDR5-7800+,並進一步標示1DPC與2DPC的支援。 根據原廠數據,記憶體部分支援超頻性能: 1DPC 1R單面:DDR5-7800+以上 1DPC 2R雙面:DDR5-6400+以上 2DPC 1R單面:DDR5-6400+以上 2DPC 2R雙面:DDR5-5400+以上 主機板對外的擴充性的話,除了提供有1組HDMI與1組DisplayPort,作為顯示輸出之外,擁有2組USB 2.0 Type-A 480Mbps插槽,4組USB 3.2 Gen1 Type-A 5Gbps插槽,3組USB 3.2 Gen2 Type-A 10Gbps插槽,以及1組USB 3.2 Gen2x2 Type-C 20Gbps插槽。 有線網路的話,則是提供了1埠2.5GbE,無線網路的話,則提供了Wi-Fi 6E 2x2天線,透過外置天線連接。主機板內部,則是提供了1組USB 3.0 Gen 2 10Gbps連接埠與1組USB 3.2 Gen 2x2 20Gbps連接埠,提供前置裝置擴充。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7 8700G(8核心16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原廠盒裝散熱器 主機板:微星MPG B650 EDGE WIFI(B650晶片組,MS-7E1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KF564C32RSAK2-32,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無 硬碟機: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邊,我們實測了以AMD Ryzen 7 8700G處理器的內顯,用Radeon 780M Graphics來跑1080p遊戲,包括運行了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刺客教條:維京紀元)、Borderlands 3(邊緣禁地3)、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Grand Theft Auto V(俠盜獵車手V),發現竟然能以內顯在1080p順暢運行遊戲,已經具備了基礎玩遊戲的能力。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5 8600G(6核心12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原廠盒裝散熱器 主機板:微星MPG B650 EDGE WIFI(B650晶片組,MS-7E1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KF564C32RSAK2-32,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無 硬碟機: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邊,我們實測了以AMD Ryzen 5 8600G處理器的內顯,用Radeon 760M Graphics來跑1080p遊戲,包括運行了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刺客教條:維京紀元)、Borderlands 3(邊緣禁地3)、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Grand Theft Auto V(俠盜獵車手V),可以在1080p順暢運行遊戲。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微星MPG B650 EDGE WIFI主機板,並搭配了AMD AMD Ryzen 8600G、8700G處理器進行實測,看到了這張主機板的強大功能,以及穩定強效的表現,能讓玩家用CPU內顯就能順暢玩1080p遊戲。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已經上市,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主機板:6,790元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主機板: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微星MPG B650 EDGE WIFI主機板,看到了一款高階AMD B650主機板,不但外觀顏值高,相當適合用來打造白色系主機,內在功能也相當紮實。 玩家要上Ryzen 8000G處理器,享受不用買獨立顯示卡,就能順暢跑一般生活娛樂、工作應用軟體,順跑1080p遊戲的話,微星出品推出的這款高階B650電競主機板MPG B650 EDGE WIFI,是絕妙搭配最佳拍檔!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AMD B650玩家級主機板中優質精品,適合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主機板/電競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AMD Ryzen 5 8600G實測開箱,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中階1080p 遊戲 處理器」閃耀登場!
在看完了「 」的實測開箱之後,接下來我們就來瞧瞧價格更親民的AMD Ryzen 5 8600G吧 號外!AMD處理器改朝換代了!這次,AMD桌上型電腦CPU,進入了Ryzen 8000世代!首發的,是具備Radeon 700M Graphics內顯的Ryzen 8000G系列! Ryzen 8000G系列,最厲害的是,引進的Radeon 700M Graphics內顯,擁有史上最強大內顯戰鬥力!強大內顯Radeon 760M、780M Graphics,具備了基礎玩1080p遊戲能力。這款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最早是去年中,用在 ,上面的AMD Ryzen Z1 Extreme處理器,能在掌機上跑Full HD遊戲,當時用的是Socket FP7包裝,電源設計功耗採被限制在28W。 後來,被發現出現在 上面,這就是研發代號Phoenix核心處理器,一樣能跑Full HD遊戲,採用的也是Socket FP7包裝,電源設計功耗採被限制在15W。 現在,AMD把原本用於遊戲掌機、筆電,研發代號為Phoenix、Phoenix 2核心處理器,引進到桌機使用。改採AM5腳位,命名為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依照不同等級,區分CPU與GPU性能,桌機版設定功耗為65W,分別推出了Ryzen 3 8300G、5 8500G與Ryzen 5 8600G、7 8700G處理器。 這次,我們要來實測開箱,針對中階版本的AMD Ryzen 7 8600G,來看看它的戰鬥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用的是目前的AM5腳位,內建ZEN4 CPU,RDNA 3 GPU,XDNA NPU,可以滿足下一代Windows 12的AI運算需求。只要搭配目前現有的AM5主機板,入門級A620,進階級B650/650E,高階級X670/670E主機板,更新BIOS就能支援,擁有AI運算能力。 Ryzen 3 8300G、5 8500G處理器,無Ryzen AI加速,用的是Phoenix 2核心,採用的是最新的大小核設計,用的是Zen 4+Zen 4c核心。Ryzen 3 8300G只有1C+3c核心8執行緒,Ryzen 5 8500G只有2C+4c核心12執行緒,皆總共只有14組PCIe通道,顯示卡支援只有PCIe Gen4 x4,CPU直連的M.2 SSD只有PCIe Gen4 x2通道,M.2 SSD必須要改由晶片組連接,提供PCIe Gen4 x4 SSD連接。目前600系列主機板,更新BIOS即可支援。 Ryzen 5 8600G、7 8700G,有Ryzen AI加速,用的是Phoenix核心,採用的是傳統全大核設計,用的是Zen 4。Ryzen 5 8600G只有6核心12執行緒,Ryzen 7 8700G只有8核心16執行緒,皆總共只有20組PCIe通道,顯示卡支援只有PCIe Gen4 x8,CPU直連的M.2 SSD只有PCIe Gen4 x4通道,M.2 SSD必須要改由晶片組連接,提供PCIe Gen4 x4 SSD連接。目前600系列主機板,更新BIOS即可支援。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5 8600G(6核心12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原廠盒裝散熱器 主機板:微星MPG B650 EDGE WIFI(B650晶片組,MS-7E1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KF564C32RSAK2-32,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無 硬碟機: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邊,我們實測了以AMD Ryzen 5 8600G處理器的內顯,用Radeon 760M Graphics來跑1080p遊戲,包括運行了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刺客教條:維京紀元)、Borderlands 3(邊緣禁地3)、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Grand Theft Auto V(俠盜獵車手V),可以在1080p順暢運行遊戲。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超微AMD Ryzen 7 8600G,看到了即便中階的8000G處理器,也能實現用內顯玩1080[遊戲。 AMD 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已經上市,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Ryzen 3 8300G(4核8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限特定通路 ●Ryzen 5 8500G(6核12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美金176元(折合台幣5,547元) ●Ryzen 7 8600G(6核12緒,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美金229元(折合台幣7,218元) ●Ryzen 7 8700G(8核16緒,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美金329元(折合台幣10,370元) ●Ryzen 3 8300G(4核8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 ●Ryzen 5 8500G(6核12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 ●Ryzen 7 8600G(6核12緒,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台幣7,600元 ●Ryzen 7 8700G(8核16緒,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台幣10,900元 ●Ryzen 5 7500F MPK(6核12緒):台幣5,250元 ●Ryzen 5 7600(6核1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7,650元 ●Ryzen 5 7600X(6核1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7,950元 ●Ryzen 7 7700X(8核16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1,150元 ●Ryzen 9 7900X(12核24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5,150元 ●Ryzen 9 7950X(16核3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8,150元 ●Ryzen 7 7800X3D(8核16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2,250元 ●Ryzen 9 7950X3D(16核3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22,95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MD Ryzen 5 8600G處理器,看到了次世代中階1080p遊戲處理器的性能 整體來說,以後要玩1080p遊戲,不需要安裝獨立顯示卡,中階的Ryzen 5 8600G就很夠用了!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Weikeng -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659-0202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RichPower - 富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控股 代理商電話:02-8913-25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64GB 耀西阿吉烏龜版 & 1TB 薩爾達傳說版實測開箱,原廠認證相容性高 更快速度 遊戲存取時間短 更大容量 儲存更多遊戲!
現在玩掌上型遊樂器的玩家非常多,不少都擁有任天堂的遊戲掌機NINTENDO SWITCH,一開始任天堂推的是卡匣版遊戲,現在則是力推數位版遊戲。若要玩數位版遊戲的話,主機儲存記憶體非常不夠用,需要額外購買microSDHC/microSDXC記憶卡來擴充。 不過,由於記憶卡品牌眾多,規格、版本繁雜,也讓人難以做選擇。這陣子,則發生了不少相容性問題,出現有的記憶卡無法存取,或者速度很慢的狀況發生。任天堂也更新了系統韌體,來解決相容性的問題,不過仍造成玩家很大的困擾。 究竟要怎麼來挑選NINTENDO SWITCH的記憶卡呢?記憶卡之王SanDisk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推出了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提供了最好的相容性與存取性能,加上通過任天堂授權,讓人格外安心。更重要的,記憶卡外包裝採用了任天堂經典遊戲主角的圖騰,除了非常討喜,也讓人對此記憶卡更有信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的神祕面紗。 現在要買記憶卡的話,SanDisk品牌是不錯的選擇,一直給人速度快,又堅穩的品牌印象。大家還記得,編輯佳蓉先前介紹的 「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I 32GB新版V30 U3 A1記憶卡」嗎?足足用了5年多,到現在還是頭好壯壯,讓人對於SanDisk記憶卡有著非常好的印象。 這次,SanDisk推出了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是基於SanDisk的記憶卡技術,推出基於任天堂NINTENDO SWITCH 100%相容版本,性能達到讀取速度:100MB/Sec(667x),寫入速度:90MB/Sec(600x),可以讓任天堂遊戲掌機全速存取遊戲、遊戲存檔,能快速的叫出遊戲,減少玩家等待的時間。 任天堂遊戲掌機NINTENDO SWITCH的話,記憶卡的部份支援的是microSDHC與microSDXC,只能對應UHS-I版本,不支援UHS-II版本。 按照任天堂的公告,支援的記憶卡讀寫速度達60~95MB/s。因此在購買記憶卡上,要買讀寫速度達到100MB/s的版本。 這次,總共推出了五種容量版本,包括64GB、128GB、256GB、512GB、1TB容量版本。以及五種任天堂遊戲主角授權版本,包括了瑪莉歐兄弟知名的無敵星星版(黃色),瑪莉歐兄弟知名的耀西阿吉烏龜版(綠色),瑪莉歐兄弟知名的奇諾比奧香菇人版(紅色),薩爾達傳說版(黑色),藍色小精靈邪惡葉子大作戰版(藍綠色)。 最新,則又推出了要塞英雄版(黑色、粉紅色)。 產品名稱: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64GB 耀西阿吉烏龜版 產品型號:SDSQXAO-O64G-GN3ZN 記憶容量:64GB (另有128GB、256GB、512GB、1TB容量版本) 傳輸規格:符合SD 3.0規範,UHS-I、UHS Speed Class 3(U3)新規格,Video Speed Class 30(V30)新規格,以及最新App Performance Class 1(A1) 讀寫速度:讀取速度:100MB/Sec(667x),寫入速度:90MB/Sec(600x) 隨附配件:無轉卡 產品特色:WATER PROOF(防水),TEMPERATURE PROOF(環溫)、SHOCK PROOF(耐震)、X-RAY PROOF(抗X光) 外型顏色:綠色 產品尺寸:15 x11 x1mm (記憶卡) 產品重量:1g (記憶卡) 官方保固:終身保固 產品名稱: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1TB 薩爾達傳說版 產品型號:SDSQXAO-1TOO-GN3ZN 記憶容量:1TB (另有64GB、128GB、256GB、512GB容量版本) 傳輸規格:符合SD 3.0規範,UHS-I、UHS Speed Class 3(U3)新規格,Video Speed Class 30(V30)新規格,以及最新App Performance Class 1(A1) 讀寫速度:讀取速度:100MB/Sec(667x),寫入速度:90MB/Sec(600x) 隨附配件:無轉卡 產品特色:WATER PROOF(防水),TEMPERATURE PROOF(環溫)、SHOCK PROOF(耐震)、X-RAY PROOF(抗X光) 外型顏色:綠色 產品尺寸:15 x11 x1mm (記憶卡) 產品重量:1g (記憶卡) 官方保固:終身保固 目前,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 64GB版本:台幣349元 (2)128GB版本:台幣529~649元 (3)256GB版本:台幣899~1,099元 (4)512GB版本:台幣1,799元 (5)1TB版本:台幣4,999元 ● 64GB版本:台幣349元 ● 128GB版本:台幣529~649元 ● 256GB版本:台幣899~1,099元 ● 512GB版本:台幣1,799元 ●1TB版本 這次,實測開箱了SanDisk X NINTENDO SWITCH任天堂授權專用記憶卡,看到了SanDisk的用心,能與任天堂合作開發授權專用記憶卡,不僅與NINTENDO SWITCH可以100%相容,擁有強大的讀寫性能,更快速度,可以讓遊戲存取時間短,更大容量,可以儲存更多遊戲。 整體來說,這是NINTENDO SWITCH的最佳拍檔! 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 SanDisk 廠商電話:00801147186 廠商網站: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 採用sTR5腳位 對應TRX50、WRX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處理器強勢登場!
現在,要最強大的CPU性能,以及平台的擴充性,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是最好的選擇!全系列處理器,採用了sTR5腳位,也就是SP6腳位,採用的是LGA4844腳座,總共有4844個針腳。 在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幫助之下,開發出Ryzen ThreadRipper 7000、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處理器,引進了次世代DDR5 R-DIMM、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實現絕強制猛的戰鬥力!目前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最強的是64核心128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7980X,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的話,最強的是96核心192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 今天,我們要實測開箱的,則是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最強的64核心128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Intel與AMD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原本的個人電腦市場,戰到伺服器市場,打到HEDT高階桌機市場,再拼到工作站市場,每個領域都有對應的CPU與主機板晶片組。圍繞著CPU的戰爭,整個平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原本,統治CPU世界的是Intel,Intel個人電腦最強的,是Core i9-14900K/KF,這是一款24核心32執行緒的大小核LGA1700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Intel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Xeon w7-2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24核心48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Intel在工作站最強的,是Xeon w9-3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56核心112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對應的是W790晶片組主機板。 隨著Intel落後的製程,10奈米製程的極限已經到來,難以在10奈米製程上,打造出更強的處理器。最終,Intel被打敗了! AMD在台積電的幫忙之下,早就採用了5奈米製程,用來打造出史上最強的處理器。 AMD個人電腦最強的,是Ryzen 9 7950X3D,這是一款16核心32執行緒的大核AM5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AMD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這是一款64核心128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AMD在工作站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處理器,這是一款96核心192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對應的是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已經正式開賣,報價也已經出爐! ●Ryzen Threadripper 7960X報價:美金1,499元(折合台幣46,88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0X報價:美金2,499元(折合台幣78,1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報價:美金4,999元(折合台幣156,3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65WX報價:美金2,699元(折合台幣84,424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5WX報價:美金3,899元(折合台幣121,960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5WX報價:美金7,349元(折合台幣229,876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95WX報價:美金9,999元(折合台幣312,768元) 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賣了! 不過,價格並不便宜!64核心128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報價:台幣17萬元,96核心192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報價:台幣37萬元(這還不包括,要購買TRX50、WRX90主機板的費用)。 ●Ryzen Threadripper 7960X報價:台幣 54,700元(盒裝版) ●Ryzen Threadripper 7965WX報價:台幣 87,900元(盒裝版) 這次,AMD與Intel不約而同,新一代的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平台,不僅CPU運算能力更加強大,整個平台架構更是大升級,讓運算性能與擴充能力全提提昇。 次世代架構的升級,對於整個平台的性能與擴充性有很大的提升,比起上一代的產品,可謂是大躍進。 目前,在Intel、AMD個人電腦的平台,已經全面轉入了DDR5記憶體。不過,礙於DDR5 U-DIMM的特性,即便看到主機板上有4個記憶體插槽,但實際上當跑高速的時候,只能插上2條記憶體正常運行,插上4條記憶體的時候就會出現不穩,或者不開機的狀況。也因此,個人電腦,一般來說,在目前DDR5世代,要跑高速的話,還要穩定的話,只能插2條記憶體模組。正因如此,記憶體的擴充容量是受限的,速度也會卡在雙記憶體通道上面。 要讓記憶體跑得更快,還要透過多記憶體通道加速的話,那只能用上強化版的DDR5 R-DIMM了。DDR5 R-DIMM的特性,是用上了ECC與Register,加上DDR5才導入了PMIC,達成了穩定電路迴路與錯誤更正的特性。 不約而同的,Intel第四、五代Xeon Scalable系列採用了DDR5 R-DIMM,而且最高支援到八記憶體通道,剛開始開發的規格是DDR5-4400、4800、5200與5600 R-DIMM。AMD也在EPYC 8004、9004、97x4系列採用了DDR5 R-DIMM,支援到六、八、十二記憶體通道,也採用了DDR5-4400、4800、5200與5600 R-DIMM。 後來,在開發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的時候,下放採用了DDR5 R-DIMM,而且加入了超頻功能,開發出DDR5 R-DIMM。Intel Xeon W-2400與W-3400和W790晶片組主機板,因為比較早開發,僅支援到了DDR5-6400、6800 OC R-DIMM,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到了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和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的時候,已經開發到DDR5-7200、7600、7800、8000 OC R-DIMM,速度更快,一樣也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全面引進了PCIe 5.0 x16匯流排。 AMD在PCIe 5.0 Lane數的話,Ryzen Threadripper 7000擁有64條PCIe 5.0 Lane,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擁有128條PCIe 5.0 Lane,以這樣的充足的PCIe 5.0 Lane數,足以打造出性能強大與擴充力十足的主機板。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也全面支援了PCIe Gen5 SSD。 這次,值得注意的,在新推出的AMD TRX50與WRX90主機板上面,全面提供了PCIe Gen5 SSD的支援,內接式的部份,則都引進了至少2組PCIe Gen5 SSD,更首度出現了外接式介面,PCIe Gen5 x4 MCIO擴充槽。當然,也有SlimSAS擴充槽,可以對應支援PCIe Gen4 SSD。 目前,能夠支援解熱800W、900W,用於sTR5/SP6處理器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只有「abee APEX PLUS TR360、保銳安耐美 Enermax 幻彩銳龍 LIQTECH TR4 II 360 A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值得注意的,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採用sTR5/SP6腳位,TDP電源設計功耗為350W,因此必須使用解熱能力強大的散熱器才行。 空冷散熱器的版本,用的都是特製的鎖頭扣具,以支援sTR5腳座。 目前,sTR5/SP6腳位CPU空冷散熱器提供零售供貨的,只有Abee、Arctic、Cooler Master(酷碼)、IceGiant、Noctua(貓頭鷹)與SilverStone 銀欣。 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AMD在推出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與後來推出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之後,第1代1000系列,TDP為180W,第2代2000系列,TDP增加到250W,第3代3000系列,TDP增加到280W,第5代5000系列,TDP維持在280W,到了第7代5000系列,TDP維持在350W。 最新,AMD Ryzen Threadripper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處理器,打開PBO之後,光是使用PBO自動超頻,TDP就會衝到850W左右,必須要有能壓制800W、900W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行。由於AMD一直致力推廣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解決方案,因此自從推出了Ryzen Threadripper 1000系列處理器,就與Asetek合作,附贈使用者Asetek圓形扣具,讓用戶可以直接使用Asetek圓形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直接用來做水冷散熱解決方案。到今天的Ryzen Threadripper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都還有附贈Asetek圓形扣具。 不過,若要更強大的效能,Asetek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戰鬥力是不夠的。不少業者,都開發了自己的專用水冷頭,打造了自家的專用扣具。也因此,要更好的效能,要超頻的話,就得用上更強大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行。 *華碩ROG RYUO系列、ROG STRIX LC系列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皆能支援 保銳的安耐美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則不是使用Asetek圓形扣具,用的是自家打造的sTR5扣具。 這邊,拿到的是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盒裝版,與市售的產品一模一樣,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64核心128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NZXT恩傑 Kraken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360mm規格,120mm x3) 主機板:華擎ASRock TRX50 WS(TRX50晶片組)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64GB(16GBx4)套裝R-DIMM記憶體(KF560R32RBK4-64,四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技嘉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 硬碟機:威剛XPG GAMMIX S50 Lite 1TB(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CINEBENCH R23測試結果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超微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看到了64核心128執行緒的真正戰鬥力,能滿足玩家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的需求。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台幣170,000元(台幣17萬) ●Ryzen Threadripper 7960X報價:美金1,499元(折合台幣46,88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0X報價:美金2,499元(折合台幣78,1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報價:美金4,999元(折合台幣156,3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65WX報價:美金2,699元(折合台幣84,424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5WX報價:美金3,899元(折合台幣121,960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5WX報價:美金7,349元(折合台幣229,876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95WX報價:美金9,999元(折合台幣312,768元) 經銷商名稱:原價屋新現代PC館 經銷商電話:02-2397-2669 # 190 經銷商網址: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33號(台北市八德商圈/光華商場)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超微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看到了AMD的用心,打造出這樣次世代CPU,擁有強大擴充性平台,實現了滿足新一代高效能運算的需求。 整體來說,這是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CPU,超凡入聖的高效能擴充性平台,值得玩家、創作者或專業用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Weikeng -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659-0202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RichPower - 富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控股 代理商電話:02-8913-25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實測開箱,效能超車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B、16GB 真香 中階顯示卡優質精品!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AMD在RDNA2世代顯示卡,已經獲得了不少的好評,這次推出了新一世代RDNA3架構顯示卡,不但更加強大,而且還擁有了戰未來的實力。這次新推出的中階顯示卡Radeon RX 7700 XT,它擁有對標競爭對手的GeForce RTX 4060 Ti 8GB、16GB的戰鬥力,性能甚至還接近更強大的GeForce RTX 4070,可以說是真香啊! AMD擅長的就是性價比與戰未來,Radeon RX 7700 XT則是中階顯示卡的全新一代產品,擁有遊戲最佳化的FSR3(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3),還有HYPR-RX效能加速與降低延遲,同時記憶體擁有12GB大容量,加上定價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421元)起的划算價格,可以說是AMD在顯示卡市場重返榮耀的神兵利器!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AMD Radeon RX 7700 XT繪圖晶片與顯示卡的神祕面紗吧! ----------------- ----------------- 這次,我們要開箱的,是顯示卡大廠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X 主機板:華碩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主機板(X670E晶片組) 記憶體模組: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32GB套裝@DDR5-6000 硬碟:十銓T-FORCE MP34 M.2 PCIe SSD 512TB(TM8FP4512G) 電源供應器:曜越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ATX 12V 2.3 & SSI EPS 12V 2.92)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專業版 驅動程式:23.20.01.05 測試顯示卡: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1: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顯示卡(微星,GeForce RTX 4060 Ti VENTUS 2X BLACK 16G OC顯示卡)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2: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必恩威,PNY GeForce RTX 4070 12GB VERTO Dual Fan顯示卡) 這邊,我們使用了3DMark進行測試。 從整個測試結果可以發現,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的表現非常優異,大部分都領先NVIDIA GeForce RTX 4060 (16GB)顯示卡。 這邊,我們針對無光追進行遊戲測試,也針對了有光追進行遊戲測試,測試結果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X 主機板:華碩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主機板(X670E晶片組) 記憶體模組: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32GB套裝@DDR5-6000 硬碟:十銓T-FORCE MP34 M.2 PCIe SSD 512TB(TM8FP4512G) 電源供應器:曜越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ATX 12V 2.3 & SSI EPS 12V 2.92)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專業版 驅動程式:23.20.01.05 測試顯示卡: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1: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顯示卡(微星,GeForce RTX 4060 Ti VENTUS 2X BLACK 16G OC顯示卡)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2: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必恩威,PNY GeForce RTX 4070 12GB VERTO Dual Fan顯示卡) 這邊,我們使用了目前熱門遊戲進行測試。 從整個測試結果可以發現,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顯示卡的表現相當不錯,大部分都勝過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16GB)顯示卡。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並對照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16GB)、GeForce RTX 4070(12GB)顯示卡,與AMD Radeon RX 7800 XT(16GB)公板顯示卡。 可以明顯發現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效能不錯,3DMark有不錯的成績,1440p遊戲效能也非常好,實測效能有令人滿意。 AMD Radeon RX 7700 XT(12GB)系列顯示卡已經上市,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也開賣了,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華碩 ASUS TUF-RX7700XT-O12G-GAMING,報價:15,790元 ●華擎 ASRock RX7700XT Challenger 12G OC,,報價:15,790元 ●撼訊 PowerColor RX7700XT 12G-G/OC 競技版,報價:15,790元 RX7700XT 12G-L/OC 暗黑犬,報價:16,4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看到了撼訊的超強顯示卡,數據會說話,真金不怕火煉,而且價格具備競爭力,加上性能相當不錯,可以說是重返榮耀的超競爭力產品。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效能超車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B、16GB 真香 中階顯示卡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PowerColor - 撼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698-3000 廠商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79號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空冷/水冷/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風扇】:
-
創見Transcend PCIe SSD 300S /400S開箱實測,低功耗高效能短尺寸固態硬碟強勢來襲!
最近不少玩家偏好購買了輕薄筆電、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買回去之後一定會相當滿意機身的輕薄短小,但在尺寸變小與重量變輕後的代價,就是各項硬體配備用的不是標準規格品。CPU用的是低功耗型,是直接焊在主機板上面,無法做升級。為了省空間,記憶體內建,也無法更換。只剩下固態硬碟,還可以做升級。不過,為了在有限空間中,得到最佳的速度,還要兼具低功耗與高效能,那只能用短尺寸的PCIe NVMe M.2 SSD了!創見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特別開發出了PCIe SSD 300S與400S,兩者皆為PCIe 3.0 x4規格,都是短尺寸的設計。PCIe SSD 300S是M.2 2230尺寸,PCIe SSD 400S是M.2 2242尺寸,這次就讓我們來揭開這兩款短尺寸PCIe NVMe M.2 SSD固態硬碟的神祕的面紗! 固態硬碟的話,目前已經從SATA 6Gb/s、mSATA全面轉向M.2。在M.2 SSD規格成熟之後,主流SSD規格首先成由PCIe 3.0 x4勝出,主要的尺寸由長度為80mm的M.2 2280勝出,尺寸長度30、42、60、110mm的M.2 2230、2242、2260、22110成為非主流。隨著PCIe世代的更新,從PCIe 3.0 SSD世代,到最新的PCIe 4.0/5.0 SSD世代,主流仍由M.2 2280作主。 不過,隨著輕薄筆電、迷你桌機、掌上型電腦與掌上型遊戲機的熱賣,短尺寸固態硬碟成為了新寵。尤其是最近夯到不行的掌上型遊戲機,像是Steam Deck,就引進了M.2 2230 SSD,由此可見短尺寸固態硬碟仍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尤其是低功耗高效能SSD。 記憶體儲存媒體大廠創見資訊,在玩家殷切的期盼之下,針對輕薄筆電、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的硬碟升級需求,推出了PCIe SSD 300S/400S系列固態硬碟,就是要提供消費者各種尺寸,滿足不同規格、容量的固態硬碟升級需求。 根據市調數據,Valve從2022年開始銷售Steam Deck,光是2022年就累積銷售162萬台,2023年至今則累積銷售185萬台,至今,已經累積出貨超過347萬台。網路上則一直有玩家反應,硬碟容量不夠的問題,SSD怎麼升級更換大容量版本。這次,創見推出了PCIe SSD 300S/400S系列固態硬碟,就能提供玩家台灣製造品質保證SSD,讓STEAM DECK掌上型遊戲機玩家,也能享受更大容量優質SSD的遊戲娛樂體驗! 在硬體規格上面,PCIe SSD 300S是M.2 2230尺寸,30.0mm x 22.0mm x 2.23mm,PCIe SSD 400S是M.2 2242尺寸,尺寸為42.0mm x 22.0mm x 2.23mm。 為了滿足低功耗、高效能與短尺寸的需求,採用的是慧榮SMI SM2263XTV控制器。這款是慧榮最新推出,用於開發小尺寸固態硬碟的神兵利器。,SM2263XTV控制器尺寸比起標準版的SM2263XT小了一些,可用於開發出M.2 2230、2242、2260的短尺寸固態硬碟。SM2263XTV為SM2263XT的OEM版本,規格一樣,是一款PCIe 3.0 x4控制器,採用4通道NAND Flash,為DRAM-Less設計。這款控制器的原廠溫度規格c-temp: 0°C to 70°C,i-temp: -40°C to 85°C,意思是當工作溫度達到70°C之後,會作動過熱保護,用掉速的方式來降低工作溫度。正因為使用這款控制器的固態硬碟,大多用於輕薄筆電、迷你桌機、掌上型電腦或掌上型遊戲機,因此標準設計固態硬碟為單面打件,這是為了便於散熱設計的佈局。控制器表面還貼上了薄薄一層金屬散熱片,則是為了提昇散熱與穩定工作。 PCIe SSD 300S、400S兩者採用的都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M.2 2230尺寸的PCIe SSD 300S系列提供256GB/512GB版本,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0/1,100MB/s,M.2 2242尺寸的PCIe SSD 400S系列提供256GB/512GB/1TB版本,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0/1,700MB/s。 我們拿到的PCIe SSD 300S系列,是512GB版本,接下來進行實際開箱。 我們拿到的PCIe SSD 400S系列,是1TB版本,接下來進行實際開箱。 為了瞭解這兩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使用了桌機來進行實測,用的是最新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與Z790平台,能充分看出固態硬碟的性能。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Transcend DDR5-48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1H2 系統SSD: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PCIe 4.0 x4,TM8FP7001T) 測試SSD1:Transcend PCIe SSD 300S 512GB(PCIe 3.0 x4,) 測試SSD2:Transcend PCIe SSD 400S 1TB(PCIe 3.0 x4,)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035.79 MB/s,寫入速度:948.80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10,295.92。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85.336 MB/Sec,寫入速度:954.110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923.4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2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80 ~11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298.0 MB/s。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129.41 MB/s,寫入速度:1669.23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11648.24。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073.649 MB/Sec,寫入速度:1637.459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1432.0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2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60 ~184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471.1 MB/s。 Transcend PCIe SSD 300S/400S系列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最新市場行情,PCIe SSD 300S 512GB版本報價:1,599元,PCIe SSD 400S 1TB版本報價:2,099元。 這次,我們開箱實測了創見新推出的短尺寸固態硬碟PCIe SSD 300S 512GB/400S 1TB,看到了創見的用心,打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可以充分滿足輕薄筆電、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的硬碟擴充需求。這兩款固態硬碟不但輕薄短小,在遊戲測試上面也有不錯的表現,相當適合用於掌上型遊戲機,系統開機時間短,遊戲載入速度快,儲存遊戲進度也相當迅速。 無疑的,這是兼具低功耗、高效能、短尺寸的優質固態硬碟,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Transcend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兆勤科技Zyxel Nebula雲管理網路設備強勢登場!採用SDN軟體定義網路技術與AWS亞馬遜雲,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
隨著十幾年前,軟體定義方式(Software Defined)的興起,網通業界開始有人提出了要用軟體定義網路的方式來做網路設備管理以及提供服務,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 台灣之光的兆勤科技Zyxel Networks,用上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打造了Nebula雲管理平台!透過雲端,使用Nebula,就能管理所有網路設備,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 ----------------- ----------------- 自從網通大廠思科(CISCO)搶第一,提出了用全新軟體定義方式(Software Defined)來改變網路世界,管理所有的網路硬體設備與服務,這就是現在的CISCO DNA,這也就是現在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一開始的雛形,不少網通廠商也追隨著他們的腳步,開發出自己管理網路設備的雲管理平台。 隨著思科(CISCO)說了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之後,所有網通業者也隨之起舞,開始了各家不同的見解,用不同的思路來實現展現自己的SDN。 最直接的,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開始全面進入了網路產品的管理領域,包括網管型交換器(Management Switch)、路由器/多Wan負載平衡備援路由器/虛擬私有網路路由器(Router/Multi-Wan Router/VPN Router)、無線路由器(Wireless Router)、防火牆(Firewall)、無線網路基地台/網路線供電無線網路基地台(Wireless AP/PoE Wireless AP),進一步的甚至連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全面都開始導入了雲管理的架構。 包括思科(CISCO)、慧與(Aruba,HPE)、合勤(兆勤)、聯洲國際(普聯技術,TP-Link)、Ubiquiti(UniFi)、戴爾(DELL)與華為(Huawei),全面都推出了雲端軟體定義網路管理的平台與網路設備。思科,推出了CISCO DNA。慧與,推出了Aruba Central。合勤(兆勤),Zyxel Networks推出了Nebula。聯洲國際(普聯技術),TP-Link推出Omada。Ubiquiti,UniFi推出UniFi OS。。 Zyxel,合勤科技原本是以研發為主,硬體生產是以代工方式製造,從2012年從原本為主的傳統寬頻業務,逐漸拓展到企業市場、商用領域。後來也投入了SDN軟體定義網路技術研發,命名為ZYXEL Nebula,這個Nebula雲端服務系統,架構在最堅穩的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服務,提供最堅穩的系統服務。 2016年,Zyxel推出了第一個Nebula網路設備,到今年2023年迎來了第100款產品SCR 50AXE。直到現在,Zyxel Neblua雲管理已經橫跨了大部分種類網路設備。提供強大的網路設備雲管理能力。 當別人的SDN軟體定義網路還在使用瀏覽器操作的時候,Zyxel Nebula已經可以用手機佈署網路設備了! Zyxel Neblua,除了採用視覺化的管理方式,雲端版本採用全新圖形化介面,跟以往地端版本不同,讓網路設備的安裝、設定,變得更容易上手,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值得注意的,Zyxel Neblua支援電腦瀏覽器與手機App操作方式,讓網路設備的安裝可以實現零接觸,即便出了異常狀況,系統整合公司(SI)也能夠過遠端管理,輕鬆的就找出異常狀態,進而做正確的調整設定與維修處理,而且可以實時監控,掌握所有網路設備的狀態,讓網路能發揮最好的性能,維持所有的工作的順暢。 Zyxel Nebula甚至已經發展到可以管理防火牆(Firewall) 在目前,Zyxel已經實現,可以透過Nebula,就能管理網管型交換器(Management Switch)、路由器/多Wan負載平衡備援路由器/虛擬私有網路路由器(Router/Multi-Wan Router/VPN Router)、無線路由器(Wireless Router)、防火牆(Firewall)、無線網路基地台/網路線供電無線網路基地台(Wireless AP/PoE Wireless AP),進一步的還有提供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 Zyxel Nebula成功案例 而且,Zyxel還嘉惠使用者,提供了免費版(Base Pack)、進階企業版(Plus Pack)、專業企業版(Pro Pack)與MSP 專業版,用戶購買的Zyxel網路設備都有基本的免費版(Base Pack)功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添購進階功能。 在科技持續創新,網路設備技術突破之下,除了傳輸速度越來越快,有線網路推出了Multi-Gigabit(Multi-Gig),在1GbE與10GbE中間,多出了NBASE-T和MGBASE-T,也就是新增了2.5GbE與5GbE,無線網路也推出了802.11ax(Wi-Fi 6),接著又推出了802.11be(Wi-Fi 7)。同時,連外的光纖網路,最後一哩的瓶頸,也持續的向上升速。 大消息!自從中華電信宣佈HiNet光世代升速,把原本的300M/150M、500M/250M升速,提升為對秤式300M/300M與500M/500M之後,加上簽約價格緊要999、1,099元,讓家庭與企業都能用便宜的價格就能享受到超快的光纖網路上網。目前更快速的光纖上網1G/600M與2G/1G,目前則還沒有降價的規劃。 要使用無線網路,來享受對外網際網路的雙向300M、500M,其實Wi-Fi 5的802.11ac就能做到了,只是當多人使用的時候,頻寬可能就不夠用了!隨著無線網路規格已經改朝換代,進入了Wi-Fi 6/6E的802.11ax時代,不僅可以支援到160MHz頻寬,也比前一代更不容易受干擾,網路速度可以跑到更快。 以802.11ax來說,推出至今總共有多種版本,包括AX1500/1800/3000//3600/5400/5700/6000/6100/6600/10200/11000。主流的入門版是AX1800,進階版是AX3000。一般來說,買AX1800、AX3000的機種就夠用了,AX1800/3000是2.4GHz頻段採2x2+5GHz頻段採2x2的網路傳輸架構,已經足以滿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至於更快的AX6000的機種會比較夠力,2.4GHz頻段採4x4+5GHz頻段採4x4的網路傳輸架構,速度傳輸更快,提供更多的設備連線,可是一般的使用情形是不需要的。也因此,編輯會推薦選用AX1800、AX3000的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隨著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升速雙向300M、500M之後,也引爆了新的無線網路需求商機! 過去,有不少用戶使用802.11n(Wi-Fi 4)、802.11ac(Wi-Fi 5),礙於預算的考量,以及沒有立即需要升級的需求。這次,在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升速雙向300M、500M之後,隨著外網速度的提升,以及手機、平板與電腦、家電周邊的升級,升級Wi-Fi 6/6E、Wi-Fi 7無線網路已經是時勢所趨。然而,也有不少用戶,是因為搬新家,或換新辦公室,也需要升級新的無線網路。 尤其是當遇到比較大的空間,或比較複雜的環境,這時候購買一般的的家用、商用、電競無線路由器已經不敷使用。即便是用上所謂的樹狀網路(Tree Network)的升級版網狀網路(MESH),大多也無法勝任這樣的網路使用環境。那只能用上針對大型家用與企業網路環境所研發,透過路由器搭配PoE交換器與無線網路基地台(AP),並使用雲管理,來實現每一個地方都可以高速無線上網,同時實現方便安裝、管理與維護。 這次,兆勤推出了史上最強Nebula雲管理平台Wi-Fi 6 PoE AP,分別是AX1800 AP的NWA50AX,以及2.5GbE AX3000 AP的NWA50AX PRO,同場加映的還有5-Port 2.5GbE Switch的MG-105,這款是用來讓用戶可以花小錢,輕鬆就能用透過2.5GbE交換器,來打造2.5GbE AX3000 AP的全覆蓋無線網路。 Zyxel NWA50AX,是一款AX1800 Nebula雲管理平台1GbE Wi-Fi 6 PoE AP,支援802.11a/b/g/n/ac/ax。這一款支援2.4GHz與5GHz頻段,頻寬支援20、40、80MHz,是2.4GHz頻段採2x2天線+5GHz頻段採2x2 天線的網路傳輸架構,2.4GHz網路速度到575MHz,5GHz網路速度到1200Mbps,採用1GbE RJ-45上行連接埠網路,除贈送變壓器使用之外,也支援PoE供電,加密則支援WPA、WPA2與WPA3,無線網路發射輸出功率為23/26dBm。 Zyxel NWA50AX PRO,是一款AX3000 Nebula雲管理平台Wi-Fi 6 PoE AP,支援802.11a/b/g/n/ac/ax。這一款支援2.4GHz與5GHz頻段,頻寬支援20、40、80、160MHz,是2.4GHz頻段採2x2天線+5GHz頻段採3x3:2天線的網路傳輸架構,2.4GHz網路速度到575MHz,5GHz網路速度到2400Mbps,採用2.5GbE RJ-45上行連接埠網路,除贈送變壓器使用之外,也支援PoE供電,加密則支援WPA、WPA2與WPA3,無線網路發射輸出功率為23/28dBm。可謂是NWA50AX 的升級版5Ghz 3x3的天線有著更好的無線覆蓋,及採用2.5GbE上行鏈路,讓WiFi6展現完整實力! 這兩款AX1800/3000 Wi-Fi 6 PoE AP,最大的特色,除了價格超值之外,就是一機雙模,除了可以支援原本的地端管理,還可以直接使用Nebula雲管理,用更簡便統一的管理方式達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且無需任何軟硬體控制器。 Zyxel MG-105,是一款5-Port無網管2.5GbE無風扇金屬殼交換器。這一款支援10/100Mbps與1/2.5GbE的交換器,屬於MG100系列的2.5GbE交換器,除了5-Port的MG-105,還有8-Port的MG-108。其中,MG-105的背板頻寬為25Gbps,MG-108的背板頻寬為40Gbps,可以充分滿足2.5GbE的全速傳輸要求。這一系列的交換器,僅僅只要使用變壓器就能使用,而且採用了無風扇的設計,加上使用金屬殼,有強化散熱的效果,確保交換器全天候運作的穩定性。 兆勤這次會同場加映這款無網管的2.5GbE交換器,主要是為了體貼一般用戶的需求,可以用中華電信的小烏龜數據機來做網路分享,再搭配2.5GbE交換器,與Zyxel NWA50AX PRO,就能花小錢輕鬆打造2.5GbE AX3000全覆蓋無線網路的環境。 使用這個解決方案,除了可以使用內附的變壓器供電,需要PoE也可以購買Zyxel 2.5GbE PoE網路供電器(PoE Accessories PoE12-30W 2.5G PoE+ Injector,PoE12-30W)來使用。 這次,搶在Zyxel Nebula雲管理平台的強勢來襲,也來跟大家介紹Zyxel Nebula神兵利器網路設備。 我們實測開箱了兆勤Zyxel NWA50AX/NWA50AX PRO與Zyxel MG-105,看到了Zyxel的用心,用台灣人的硬底子做出很棒的無線網路硬體,還用軟實力打造出了令人驚艷的Nebula雲管理平台,重新定義了無線網路的管理,方便操作、使用、最佳化與維護。 整體來說,Zyxel Nebula雲管理平台,讓網路設備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管理更簡單、方便、好用,值得玩家或企業IT用戶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Zyxel Networks - 兆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739-9889 廠商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25號11樓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商用AP/交換器/IIoT/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交換器/網路卡/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更多的【PCDIY! 八卦】:
最多人點閱
- ANTEC TORQUE魅影視覺系機殼開箱,安鈦克戰鬥機俯衝攻擊概念電競機箱新登場!
- 十銓T-FORCE CARDEA 1TB散熱片版本實測開箱,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QNAP TVS-872XT-i5-16G實測開箱,旗艦級10GbE與Thunderbolt 3創作者8-Bay NAS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SUPERMICRO SUPERO C7Z170-OCE開箱實測,伺服器級電競主機板全面來襲!
- Intel SSD 750 1.2TB實測開箱,NVMe PCIe SSD固態硬碟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yzen 3 3300X & 3100效能測試,完勝9400 / 9100,搭配B550最佳平台
- SUPERMICRO SUPERO C7Z270-CG實測開箱,伺服器級電競主機板重裝上陣!
- ASUSTOR AS5304T NAS實測開箱,Feat. WD RED 4TB NAS HDD/WD RED SA500 NAS SSD性能大爆發!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10GB創始版顯示卡開箱實測,4K高畫質光追遊戲的最佳主角
- AMD Ryzen 5 3600X / 3400G開箱實測,獨顯內顯皆高效,主流電競最佳平台!